孙权 (182—252),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。229—252年在位。字仲谋,吴郡富春(今富阳)人。东汉末,他继兄孙策据有江东六郡。汉献帝建安五年(200),曹操上表请封为讨虏将军、会稽太守。他屯守江浙一带,并以此为根据地,逐步收罗人材,发展势力。建安十三年(208)和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。十四年刘备上表请封为车骑将军、徐州牧。十九年刘备定蜀。孙权西联蜀汉,北抗曹魏,成三分天下的局面。建安二十四年,败关羽,定荆州,曹操又表请任为骠骑将军、荆州牧,封南昌侯。二十五年曹操死,曹丕自立为帝,次年刘备也称帝于蜀。曹丕于是派使者安抚孙权,封他为吴王。黄武元年(222)吴蜀彝陵之战,大败刘备。黄龙元年(229),孙权称帝于武昌(今湖北鄂城),国号吴。不久又迁都建业(今江苏南京),以后和刘曹两家时和时战,与地方零星势力也常有争战。在位期间曾大规模派人航海,加强对夷州(今台湾)的联系。又设置农官,实行屯田,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,促进了江南的土地开发。也曾注意过一些国家政令的创建和改进。但赋役繁重,常有争战,刑罚残酷,因而人民不断起义反抗。在位二十二年,曾四改国号,即黄龙、嘉乐、赤乌、太元,年七十一岁卒,谥号为吴大帝。
转载请注明:个人文章分享 » 孙权 (182—252),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