骆统 (192—228),字公绪,三国时吴国会稽乌伤(今义乌)人。父骆俊,有文武才干,官至陈相,为袁术所害。 骆统二十岁,正值孙权任会稽太守,便委他为乌程相,民户过万,甚有惠政,深得孙权赞许,被召为功曹、行骑都尉。不久骆统出为中郎将,领武射吏三千人。后来随陆逊大破蜀军于宜都,又被擢升为偏将军。黄武初,魏国曹仁军攻濡须,骆统与严圭联合打败曹军,封新阳亭侯,后为濡须督。 骆统善于体察民情,有所发现,就夕不待旦报告孙权。在骑都尉任内,他曾劝孙权“以尊贵接士,勤求损益”,为孙权采纳。任中郎将后,鉴于当时征役繁重,疫疠流行,民不聊生,又上疏孙权,反映民生疾苦,要求孙权“育残余之民,阜人财之用”。任濡须督以来,更是多次向孙权陈述时政利弊,前后达数十次之多,尤其指出“占募”制,在民间“长恶败俗,生离叛之心”,建议立即“绝置”,也都为孙权所接受。黄武七年(228)卒,年三十有七。